細數粉絲經濟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它經歷的幾次轉型。發源于八九十年代的日韓偶像粉絲經濟“雛形”,逐漸完成了偶像明星的“本土化”轉型,并迅速在國內發展壯大?,F如今本土偶像的更新換代已然到了“網紅”強勢加入的新階段。像PAPI醬、天才小熊貓這樣憑借才藝從草根一躍逆襲的網紅們,他們的成功無一不得益于社交平臺上粉絲的驚人傳播力。
因為移動端的興起,社交平臺的傳播力對娛樂圈的影響絕對功不可沒。在亞洲新歌榜的線上活動“新歌應援大賽”及“亞洲新歌音樂節”的進行中,更是涌現出一批批優質的音樂網紅,讓人不得不感慨新浪微博及其粉絲力量的強大。
平臺大于舞臺 博眼球的不再只是唱片與演唱會
亞洲新歌榜線上活動的推進帶來了一批爆紅的音樂人,@SNH48、@汪蘇瀧 、@6島島、@祖瑜兄等在直播翻唱中圈粉無數。為什么互動平臺能產生如此魔力?簡單分析,粉絲經濟的實質是“因對個體的喜愛與崇拜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發行為”,這種自發行為包括購買、分享、自發傳播等等,“紅”不“紅”的本質就是粉絲對偶像的支持程度的高低。
互聯網時代不再眷顧“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低調,任何優質的個體都必須借助于平臺的優勢資源才能博得大眾眼球。單純依靠作品和演唱會已不再是造星的秘鑰,在社交平臺上的宣傳、展示與互動成了各路明星的必修課,“段子手”薛之謙依靠微博“再紅”便是典型案例。“優質平臺=優質粉絲資源”,有了這兩把利劍,就意味著擁有了驚人的宣傳力。好的平臺擁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其價值自然不言而喻。
微博打破生態 成為無限可能的造星土壤
玩轉粉絲經濟最大的平臺非微博莫屬?;钴S在各界的一線人物均入駐微博,微博的出現瞬時打破了“娛樂圈明星遙不可及”的神話,成為“星與粉”的無障礙溝通渠道。在這里,粉絲掌握了揮灑熱情的無限可能,并一次次創下了互動追星的峰值數據。以新歌榜為例,短短幾日新浪微博話題#亞洲新歌榜#已經有近200億的累計閱讀量、突破3億次的討論量,更有打榜首發歌曲40000余首。@舒淇、@許茹蕓、@郎朗、@周筆暢、@至上勵合、@洪辰、@娛八婆、@神經科喵科長、@拜托啦學妹等各路大咖的加入更是將話題的熱度推得居高不下。正是這種星與粉無界限的狂熱互動,才有了活動中@SNH48、@汪蘇瀧等人爆紅的契機。
對于粉絲來說,微博是無障礙的追星平臺。而對于明星團隊來說,微博是對粉絲經濟進行運營的絕佳途徑。依靠粉絲資源豐富的微博,偶像們將最迎合粉絲喜好的形象展示并放大,極大地滿足了粉絲的各種幻想。微博是無可替代的最大的開放式社交平臺,更是明星24小時全方位展示的“魅力紅毯”。
微博之于明星,像是大海之于捕魚人,依靠熱點將用戶”路轉粉”的快速圈粉模式已經成了最有效的造星手段。亞洲新歌榜再一次向我們詮釋了微博粉絲造星能力的強大。無論是從粉絲質量、傳播力還是它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來看,微博無疑是卓爾不群的造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