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在千里之外的中國,在YY《戰為歐洲杯》專欄,正上演另一場四強決戰:頂級MC(麥手)天佑、九局、小U哈、夏可可輪番上陣,以4首喊麥戰歌聲援歐洲杯四強,一不小心成為最新的歐洲杯神曲!
這些充滿荷爾蒙氣息的戰歌,讓許多球迷了解了“喊麥”。在中國直播行業內,喊麥已成為一個充滿誘惑力的蛋糕。坐擁天佑等喊麥大腕的YY更是率先布局,成為領頭羊。
喊麥在我國已興起了10多年,為什么最近幾年才火起來?作為一度不受關注的小眾行業,喊麥是如何一步步得到市場認可的?想知道答案,請看小編為你詳細解析。
借歐洲杯東風,YY四大MC聯袂送上“喊麥盛宴”
7月7日3:00,萬眾期待的歐洲杯首場半決賽在法國里昂開打,C羅領銜的葡萄牙,遭遇歐洲紅龍威爾士。第二天,法國和德國也是狹路相逢,即將開戰。
在這全球矚目的關鍵時刻,7月7日晚8點,YY潮音樂995頻道帶來了《戰為歐洲杯》專題節目,四大MC輪番登場,為各自喜歡的歐洲杯四強演唱戰歌,送上了YY有史以來陣容最強大的喊麥盛宴。
這四首戰歌朗朗上口,又接地氣,引來各方點贊。法國隊與德國隊是命中宿敵,霸氣十足的天佑為法國隊鼓勁,強勢吼出“戰戰戰就戰成魔,干干干到我獨活,我自逍遙已成佛,看看誰敢動法國”。九局選擇了德國隊,正面挑戰天佑:“球場征戰奪王位,揮灑血汗不后退,不怕疼也不喊累,誓死捍衛德國隊。”
雖敗猶榮的威爾士,獲得夏可可的支持:“多少雄鷹未展翅,多少往事太相似,紅塵中有多少事,卻看不清威爾士”。力挺C羅的小U哈,則對葡萄牙愛屋及烏:“這一戰已戰成魔,英雄手中誰可活?這一刻,生死隔,只為再見你C羅。”
神奇的是,戰歌歌詞的狠勁,似乎能決定賽場勝負,成為繼章魚之后的又一個“預言帝”。比如,《戰為法國之歌》從氣度上來說,明顯比《戰為德國之歌》更勝一籌,結果法國以2:0生吃了德國。接下來,就看決賽的“預言帝”會花落誰家。
盛宴背后:喊麥已成網絡直播必爭的蛋糕
四大MC首次聯袂喊麥,球迷看得熱鬧,也多少看出了一些門道:這么好看又好玩的喊麥,以前我怎么不知道呢?“喊麥”這個東東,到底是什么呢?
喊麥作為一種網絡亞文化,實際上是在2001年左右在我國開始發展壯大的。大多數人將“喊麥”對應英文里的MC,它是 Mic Controller的簡稱,意思是控制麥克風的人,用即興說唱的方式,來主持活動和調節氣氛。他們不一定是職業音樂人,但說唱的內容就是他們的觀點和態度。
國內網絡喊麥界公認的鼻祖是Mc紅觀音,他的經典之作是《北京芭娜娜》。但近幾年最紅的MC,無疑是“快手第一紅人”天佑,目前他擁有超過2500萬粉絲。2014年和2015年,他蟬聯年度盛典最佳男MC第一名。
天佑的成功,自然與YY平臺不遺余力的扶持有關。作為行業引領者,YY不滿足于老大地位,率先走出一條細分之路,打造各個領域的頂級主播,喊麥界的天佑只是其一。今年6月新浪微博舉辦的首屆“網紅節”上,經334萬網友票選,全國十大頂級網紅榜上,YY一家就占了7席,不負“帶頭大哥”盛名。這次推出的《戰為歐洲杯》,則是YY甩開對手的又一秒著。
戳中網友癢點,喊麥正成為行業潮流
盡管MC在我國已有15年歷史,但卻是最近幾年才逐漸火起來的。這是為什么呢?
第一,喊麥迎合了90后釋放壓力的需求,和年青一代產生了心理共鳴。它通過富有現實意義的歌詞,幫助年輕人釋放長期擠壓、無處發泄的壓力。比如這句:“有的人在年少的時候乘上火車背井離鄉,在火車上充滿了好奇和幻想,一旦走上社會才明白,這個社會會讓我們死在這里”,道出了許多年輕人走入社會之初的心聲。
第二,喊麥的歌詞接地氣,有文采,幽默,有預見性,給觀眾帶來開心快樂。比如小U哈的《戰為葡萄牙之歌》中,就有“腳下生風看夕陽,看看誰能比你強。詩句寫了千萬行,終是沒寫出這狂”這樣好玩的句子。
第三,喊麥的演藝過程充滿了激情,極具感染力。喊麥不只是簡單的說詞,為了留住觀眾,在說的過程中,必須要靠表演來增加吸引力。比如天佑,他有以前聊聊語音聊天室的功底,會熟練運用聲卡,此外他不扭捏,喊出來的麥詞鏗鏘有力,聽起來特別舒服。
盡管關于喊麥仍有一些爭議,一些人稱它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其受眾越發龐大,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個小行業走向了大眾化,得到了更多主流人士的認可。比如天佑頻繁現身公眾場合,與吳克羣等多位明星互動。
一些大牌MC還收到商家的代言邀請。今年6月30日,天佑剛與某品牌簽約,代言費高達2500萬,超過之前papi醬的2200萬視頻貼片廣告費,成為了當下網紅界廣告收入第一人。
這樣一塊大蛋糕,無論是直播平臺,還是MC,還是各路商家,早已眼饞不已。現在,就是開搶的時刻,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