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樂編輯|李欣榮
2016年,網綜市場或迎來全面井噴。4-5月間,幾大視頻網站紛紛發布春夏新項目。與電視綜藝不同的是,網綜不僅類型多元、模式新穎,題材也涉及到案情、推理、旅行、育兒等方方面面,“大片感”與“小清新”齊發。在船小好調頭的網綜界,新鮮的東西試錯成本也相對可控。
但這并不意味著網綜不想做成“現象級”,尤其是在用戶規模和資本市場的強力裹挾下。
據《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04億。另根據藝恩研究顯示,2015年國內視頻自制的投入規模增長至20億元。今年雖沒有具體數,但從已公開數據看,僅騰訊視頻一家,從今年起每年會投入10億元“嗨基金”用于網絡綜藝孵化。廣告商對優質綜藝的付費愿景越來越清晰,《火星情報局》在還沒上線之時,招商就已破億,創下網絡生產自制綜藝首季最高冠名紀錄。5月20日騰訊視頻的產品推介發布會上,《你正常嗎3》等節目廣告在發布會之前也早已售罄。
用戶和資本也帶來了人才的遷移。從三大視頻網站自制新綜看,2016將是何炅、謝娜與汪涵的“混戰”——三人參與的綜藝節目甚至被拿來計數,看誰參與的網綜最多。這或許是脫口秀節目形態受網綜市場追捧的最佳憑證。這類節目形態具有社交化的先天優勢,成本上也能以小搏大。事實上,相比在
戶外奔跑不停的電視綜藝,在棚內“說話”的網綜仍然占據著相當的比重,對話題的依賴性也更強。
不過,作為一檔以吐槽為話題的網綜脫口秀節目,由優酷土豆和唯眾傳媒聯合投資制作的《暴走法條君》更加關注90后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試圖探索那些專屬90后的非常規、極致到毛孔的微觀話題。
1一門脫口秀生意,怎么做出劇情感?
作為《暴走法條君》的制作方,唯眾傳媒也是傳統媒體向互聯網視頻領域遷徙的翹楚。棚內脫口秀向來是唯眾的一大擅長,為騰訊視頻制作的《你正常嗎》其中的調查話題全部來自網友投票。這檔節目誕生于被稱“網綜元年”的2014年,在當前依然占據著話題脫口秀綜藝的制高點。據悉,《暴走法條君》節目的話題也均來自網絡大數據的調查結果。“朋友圈裝x罪”“CP罪”“被害妄想癥”“瑪麗蘇罪”等勁爆話題一一上演。節目上線兩期,話題戳中痛點,點擊量表現不俗。
這些話題對“極品”人類的日常進行了一番大動干戈的神吐槽。比如為什么結婚要生孩子,為什么大家看不到我的才華等等。節目通過吐槽90后最關心的新銳話題,體驗他們日常的喜怒哀樂。
對于網絡傳播來說,每一個有價值的節點都能觸發討論。雖然討論是最簡單的“話題”,卻不能成為話題節目。因此,任何以脫口秀為生意的節目都需要更具娛樂性的包裝:《你正常嗎》采用“猜題”,《奇葩說》采用“辯論”,《火星情報局》采用“提案”,《拜托了冰箱》則以《拜托了冰箱》則以烹飪美食為抓手,堪稱明星訪談節目的美食版。
《暴走法條君》選擇的包裹方式更特別:劇情化。節目不僅有分part的流程:陳述案情、原被告雙方辯論、結案陳述、猜丁殼分勝負;還有明確的角色扮演:謝娜扮演的法官裁判全局,兩位明星擔任原被告雙方大律師,每方律師團還包含三位網紅律師,在提供證據、辯論觀點等環節發揮關鍵作用,連現場觀眾都成了“陪審團”。“法庭有很多既定的角色與固有的規矩,非常適合聊天,是脫口秀節目天然的優勢。”唯眾傳媒CEO楊暉說。
正如節目的定位“嚴肅到無節操、正規到毀三觀、一本正經說鬼話的花式吐槽大法庭”,對各類角色嚴肅的、正襟危坐的設計,正是為了解構時產生加倍的爆笑效果。在第二期對瑪麗蘇的吐槽中,“原告律師”撒貝寧還將“被告律師”汪東城演過的瑪麗蘇劇情悉數挖出,以“物證”的形式在貌似嚴肅的庭審中加入明星八卦,正經的角色遇上不正經的各類指證,撞出精彩的綜藝效果。
2劇情動態加強,室內節目玩出戶外感?
由于法庭上雙方的“辯論感”,以及符合年輕人心理的熱門話題,《暴走法條君》被拿來與其它網綜脫口秀相比幾乎是不可避免。不過,僅從法官和律師分別由謝娜與演藝明星扮演的角度看,《暴走法條君》似乎追求更強的劇情動態感,這從第一期只有萌寵“法條君”在四處走動,到第二期各個角色的癲狂表現可見一斑。
不得不說,節目第一期并未充分發揮謝娜的綜合優勢。馬東手中的木魚被謝娜手上的法錘代替,威懾力稍弱,控制力不夠。“控場”的重任也更多落在了更加“懂法”的撒貝寧身上。但節目第二期開始突出謝娜舞臺功底上的優勢,不僅僅坐在審判桌后,而是走下臺與“奇葩”被告熱舞,充分釋放綜藝天性。
由于劇情特質的加入,第二期中被告的存在感也大為增強。扮演被告瑪麗蘇迷妹的李清君不時“越獄”被告席“調戲”汪東城,有網友留言稱“李清君的戲好足呀!”相比第一期被告只能“站一期”的窘境,第二期中的兩位被告可以隨時“鉆出”被告席,與明星律師產生互動。當然他們的極品之處也更加淋漓盡致,而不只是把原被告當作功能性的道具或“人肉背景”,節目組通過劇情的層層遞進開始走心地塑造角色了。
明星律師的演員身份更能看出節目組的良苦用心。“看完整期節目,我最大的感想就是你真是迷之百搭。當你演含羞草倒在另一個男嘉賓的懷里時,我真的突然覺得你好柔弱(好受 )……”一位汪東城的粉絲對自己偶像的表演力很有感觸。在“被迫害妄想癥”一案中,由于節目組準備的道具“含羞草”無法呈現“含羞”狀,汪東城即興表演“含羞草”,倒在另一個律師的懷里;而在“瑪麗蘇”一案中,為了證實自己演了那么多瑪麗蘇劇并非不可成真,他蹲下為李清君系鞋帶,引發現場一片尖叫。
隨著劇情動態性的增強與鏡頭跟隨范圍的不停切換,《暴走法條君》的觀感不同于一般棚內錄播節目,鏡頭切換頻率不亞于戶外節目,舞臺調度更靈活也更耐看。
3獨立態度與價值觀,網綜不只有嘻嘻哈哈
“現代瑪麗蘇劇無限拉低觀眾智商,以前我們看電視嗑瓜子,現在我們嗑藥——啊親愛的不行了! 把我的腦殘片拿過來。”“剛才原告律師一直提到瑪麗蘇劇有多么low,多么爛,多么差。那我問你,《紅樓夢》算不算?瑪麗蘇劇就是一種現代童話,人類需要想象,因為有了這樣一個想象的空間,我們才和其他物種不一樣。”
雙方“律師”傅首爾與陳秋實對“瑪麗蘇”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傅首爾言辭犀利段子手特點暴露無遺,而曾獲得《我是演說家》亞軍的陳秋實則充分展現了在古典文學領域的深厚素養。隨后,雙方“律師”何麗與關昕分別以自己成為世界小姐與減肥成功為實證,說出對瑪麗蘇的看法和立場。幾位“網紅律師”各具特色,看得出來節目組開始著重突出不同素人身上的特點和標簽。
網綜不只有“污”和無聊的嘻嘻哈哈,價值觀傳遞才是王道。《暴走法條君》“一本正經地說鬼話”,卻也將“鬼話”說的一本正經。在第一期“朋友圈裝x罪”的結案陳詞中,被告律師林更新說,雖然有人的朋友圈比較裝,但是他并沒有傷害到別人,這只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而撒貝寧則說,我們只是想告訴年輕的朋友們,生活不應該在朋友圈里。
雖然表現方式戲謔,但《暴走法條君》顯然有著自己獨立的鮮明態度與價值判斷?!侗┳叻l君》的劇情化加神吐槽的創新節目模式,正積極地將網綜脫口秀帶入新“說”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