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鬧的京城夜市,精彩至極的演出,經久不息的掌聲,緩緩落下的帷幕。在這里,與眾不同的異域風情令觀眾流連忘返,然而對于文交演藝大劇院的演員們,尤其是主持人陳紹輝來說,卻是司空見慣的場景。每當夜幕降臨,這里就成了北京最耀眼的夜景,為觀眾帶來最不一樣的演出。
初露崢嶸的歌手生涯
陳紹輝,哈爾濱人,一個純粹的草根,這個從91年便成為一名舞會歌手的男人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圈老兵。接受采訪時,他不無得意的說道,93年在夜總會駐唱的他,幾乎代表著當時演員的最高身價,一天四、五場的演出,雖然和如今比起來微不足道,卻為他樹立了信心,自此他也在東北小有名氣。
1998年,懷揣著夢想的陳紹輝來到了北京。憑借著自己過人的天賦與不知疲倦的努力,不斷找尋著自己的未來。群眾演員、酒吧駐唱等工作為他積攢了豐富的經驗,陳紹輝知道,他終究是要吃文藝這碗飯的。然而無論是駐唱還是群演,漂泊不定的特性終究還是令人迷茫,追求穩定的陳紹輝,開始了一段新的冒險。
轉型主持人征服觀眾
陳紹輝對事業的執著,對工作的韌勁,讓這個昔日的歌者在轉戰主持人這一行當之后,迎來的是一連串的輝煌。2002年的他是大眾娛樂圈公認的最牛主持人。然而這一切隨著突如其來的非典被打破,死亡的陰霾籠罩在首都的天空,2003年,陳紹輝離開了處于停擺狀態的北京娛樂圈,只身前往圈內人一致推崇的娛樂發展更好的湖南。
初到湖南的歲月充滿了坎坷,湖南現場強勢的互動,開放的娛樂氛圍,都不是當時的北京可以比擬的。同時,由于南北方文化的差異,也造就了觀眾關注點的截然不同,過往所積累的經驗仿佛一夜之間就失去了魔力。
但是陳紹輝并沒有放棄,這個為夢想遠走他鄉的東北男兒憑借驚人的毅力克服著眼前的困難。為了熟悉觀眾的口味,每晚演出后都會不斷模仿學習受歡迎的主持,直到凌晨六七點。面對湖南圈內排外的氛圍,他奉行一個字“忍”!他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贏得了眾人的好感。他通過活學活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主持風格,在湖南這個娛樂之都站穩了腳跟。甚至大膽開拓,尋找南北方觀眾的差異…
2006年,意氣風發的陳紹輝回到了北京,經過幾年的沉淀,他獨具一格的主持風格,對節目與觀眾的精準把控,在京城大眾娛樂圈掀起了一場演繹風暴。而在此期間他還研究起了對觀眾情緒的調動和現場氛圍的塑造,以及舞臺、節目的把控,為日后的再度轉型打下了基礎。
而當時間來到兩年之后,隨著互聯網大潮而來的,是觀眾越來越高的口味,陳紹輝第一次感到力不從心。即便觀眾十分認可他的付出與努力,逐漸落后于時代的管理體制,外行管理內行的可悲現實,都令他心灰意冷。這個在音響壞了,硬是扯著嗓子撐下來的東北漢子決心改變北京大眾娛樂圈的現狀,由此迎來了職業生涯的第二次轉身。
專注的藝術團隊管理者
一心求變的陳紹輝除了繼續擔任主持之外,逐漸轉型成為了藝術團隊的管理者。扛住巨大的經濟壓力,親自把握經營,憑借多年的經驗以及對舞臺的敏銳把控,通過與時俱進的學習不斷適應觀眾的口味,從每天的節目中,提煉出對演出的要求,力求將最完美的一面展現給觀眾。他記下的筆記足足有5個大厚本,每天演出結束后的總結,更是彰顯出他對藝術的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