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nnc24.com 在剛剛過去的8月,兩部懸疑題材作品《摩天大樓》《非常目擊》同時開播,雖然故事不盡相同,卻有著同一個反派的扮演者——演員焦剛。他精湛的演技,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焦剛本身有很豐富的舞臺劇表演經驗,同時也指導過許多優秀的舞臺劇作品。
近日由他擔任藝術指導的原創音樂劇《歡迎光臨》正在排練中。該劇聚焦當下年輕人徘徊在夢想與現實間的焦慮與迷茫,從音樂里尋找答案,讓夢想照進現實,讓光照亮劇場,將于10月至11月先后在北京、深圳、南京、上海、西安、青島、成都等城市開啟巡演,現各站已全面開票。我們和實力派戲劇導演、演員焦剛老師聊了聊關于音樂劇、自我和夢想。
Q:請談談您和音樂劇的淵源。
A:18歲那年考入山東師范大學音樂系,兩年后主修鋼琴。大學畢業后,進入山東濱州教育學院,籌建了藝術系,當了大學老師。
六年后,出于“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去評職稱”的原因,到北京考學,并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當年的中戲招收了第一屆音樂劇班,因為對表演毫無經驗,我選擇了導演系的音樂劇導演專業。順利考入中戲后,我發現自己的專業其實和擅長的鋼琴根本就是兩碼事兒,但是當他接觸了完全不同的教育后,被音樂劇的魅力吸引了。
當時的中國,音樂劇幾乎沒什么市場,所以作為第一屆音樂劇導演專業的畢業生,我畢業即失業。在北京當了一年的北漂后,為了維持生活,他在報紙的夾縫中找了一份在文化公司坐班的工作。后來,在學校和老師的推薦下,我連同六個同班同學考入了日本四季劇團,在沒有任何語言基礎的情況下,奔赴了日本。還記得四季劇團招考在我們畢業兩年后,全班三十多人竟有26人再次回來考試。
我印象中,我就是一個音樂劇的導演、演員,而影視離我很遠很遠。回國以后又進到國家話劇院,最后調到中國兒童劇院,一直在這個行當里。
Q:如何平衡自己在舞臺和影視不同領域的身份角色。
A:音樂劇的美好和電影的美好,是兩種兩個美好。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不太敢顧及太多,單純下來,每個方向都能特別的快樂。在舞臺劇方面,專注做導演和指導,而在影視劇、電影方面,專注做演員。
挺長時間沒有進排練廳了,一到《歡迎光臨》的排練廳有點熱淚盈眶。在排練廳里我感到如魚得水,就像“瘋子”一樣。
Q:在您看來原創音樂劇《歡迎光臨》是怎樣一部劇,講述了什么?
A:在我看來《歡迎光臨》其實講述的還是一個尋找自我的故事。這個戲一開始做這個戲的時候,挺打動我的。尤其是近半年多,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包括疫情和各種各樣的事情,讓大家整個都有一個不確定的東西,包括對自己的認知,對職業的認知,對環境的認知,對情感的認知都會產生一些疑惑或者思考。
我覺得《歡迎光臨》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以音樂劇這種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和大家去探討了這樣一個故事就是說如何認知自我,如何堅定自己對自己的認知,希望能和大家產生共情。
Q:對原創音樂劇《歡迎光臨》的呈現有哪些期待?
A:我覺得首先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棒的組合,非常一流的組合。因為制作團隊是和張藝謀導演合作過2047的一個制作團隊,所以他們在制作上是非常有經驗的。
音樂劇《歡迎光臨》的主創人員包括監制鮑毅、制作人/總導演何璐璐、視覺總監任冬生、多媒體設計Dominic Faraway(英)等,并加入編劇楊碩、舞蹈總監桑吉加、執行導演廖偉等實力創作者,更擁有夏振凱、嚴中杰、黨韞葳、黃湙云、梅杰、那廣子、武陽坤、黃天宇、趙梓岑、王方一朵等優秀的年輕演員。演員這邊都是中國音樂劇的新生力量,而且是非常專業的年輕力量,會給大家帶來非常大的驚喜。
Q:對國內的原創音樂劇整體有什么期待?
A:我覺得這幾年音樂劇的發展越來越好了,也被大家越來越認可了,這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尤其是對于原創音樂劇的這種認可度。更多的專業的人士加入進來,尤其是更多的專業的制作人加入進來,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過去大家更多的在一個創作上去努力,在對藝術的呈現上去追求。可是音樂劇是一個非常綜合的藝術,它畢竟還是有它的商業性。需要專業的制作人,對市場和藝術都有所把控。這些方面現在是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好了,所以我覺得中國音樂劇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因為它更專業化了,更職業化了。而且有這么多喜愛音樂劇的觀眾是越來越了解音樂劇,越來越喜愛音樂劇,而且他們也有很多細分,比如說有喜歡音樂的,有喜歡音樂劇演員的,這個面是越來越廣,越來越大。所以我覺得因為中國尤其是原創音樂劇的發展前景是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