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一個小時的時間,最高峰是20多萬人觀看,我當時覺得很震驚的。”不久前的一次直播演奏,國內流行民樂團體——女子十二樂坊團長石娟終于意識到,直播平臺上居然還有這么龐大一群民樂受眾。
互聯網的影響,不僅僅在于實體經濟,互聯網和音樂產業之間,同樣也已經開始產生化學反應。4月19日,女子十二樂坊宣布和泛社交泛娛樂平臺陌陌達成戰略合作。這一合作,也被認為是傳統民樂傳播方式、商業變現的又一新興式。根據雙方合作協議,陌陌將成為女子十二樂坊的獨家直播平臺。
“希望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能夠在年輕一代的互聯網網民中獲得認可和支持。”傳統音樂正在試圖通過新渠道和方式,攬活年輕粉絲,變實現更高價值的商業變現。
新民樂走新路子:牽手直播平臺
石娟認為,受眾聽音樂的形式已經和以往大有不同,不再局限于音樂會等形式,此次合作對于女子十二樂坊而言也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我認為什么樣的直播內容決定什么樣的受眾群體,我想把自己做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音樂感受。”
據悉,即日起女子十二樂坊包括琵琶、二胡、古箏、揚琴等演奏家將陸續在陌陌開啟直播,陌陌方面也將對這些具備專業水準的直播內容進行推廣。而女子十二樂坊選擇了陌陌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還在于其超過8000萬的月活用戶。
陌陌公司副總裁、直播業務負責人賈維也表示,陌陌此舉,是希望能夠彌補其在傳統音樂領域的缺失,包括渠道和互動形式上的不足。以女子十二樂坊為例,專業的演奏者將能聚攏更多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用戶。
音樂市場變局下的新嘗試
2001年女子十二樂坊剛面世時,這一開創性新民樂模式———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融入了現代流行音樂元素,把中國古老的琴音與西方流行音樂相融合,還曾遭到諸多傳統音樂人的嗆聲。時移勢易,隨著音樂市場的改變,演出市場也遭遇滑鐵盧。包括女子十二樂坊在內的諸多音樂人,從其在年輕人市場中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層面來看,國內諸多音樂人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可能這些年在大家的概念里女子十二樂坊有一些沉寂,”石娟認為,這時候新民樂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再做更大的開創性嘗試,進入直播便是其嘗試之一。
實際上,在陌陌平臺上,類似的用戶不少。例如,陌陌平臺上排名前三的主播古箏靈兒,就是以古箏表演見長,她直播不到一年就擁有了超過90萬的粉絲,每場直播同時在線粉絲近萬。此外,陌陌也與中央民族樂團展開了深度合作,中央民族樂團的中胡首席蔡陽、琵琶演奏家繆清等專業老師在工作之余(提供證明),通過陌陌直播向用戶普及民樂知識、教授鑒賞名曲。
傳統民樂的商業變現新通道
傳統民樂+直播的效果,從女子十二樂坊和陌陌的合作中可以窺見一斑。19日晚,女子十二樂坊在官方直播節目陌陌現場的演出中,表演了《奇跡》、《茉莉花》、《為龍》等曲目。2個小時的演出中,最高約55萬人同時在線觀看。
從商業回報來看,用戶付費模式從以往的購票預付費,變成一邊觀看,一邊贈送虛擬禮物。而虛擬禮物,則可以直接轉化為現實貨幣,這對于傳統民樂的商業價值變現而言,同樣是一個全新的嘗試。
女子十二樂坊的這一場直播,19日當天晚上,代表觀眾打賞虛擬禮物和互動的星光值約140 0萬。此前,古箏靈兒在過去一年的直播中收獲的虛擬禮物打賞累計超過2 0 0 0萬元人民幣,中胡演奏家蔡陽的“民樂坊”在陌陌上一個多小時的直播也曾最高22萬人同時在線,獲得粉絲超過5萬元的的虛擬禮物。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新形式不僅僅據現在傳播渠道和商業變現,還在于人才體系的搭建。除了現有的主要成員之外,女子十二樂坊還將和陌陌牽手,在各大音樂院校、陌陌線上線下多渠道,挖掘潛力選手組建“女子十二樂坊選拔隊”進行指導培訓和專業包裝。
無論對于傳統民樂市場還是對互聯網行業而言,這都可以說是一個樣板式的新嘗試。
文/李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