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楊智迪、秦楚明、韓銳主演,導演組何海輪、黃俊華、邱康林制作的電影《幸孕》已于1月11日全網上映。這部充滿情懷而又感人至深的影片,正是主創團隊們日夜努力半年多的心血力作。它不僅是二胎政策下對中國式家庭的寫照,也體現了其對于傳統家族文化傳承的價值。
那么,《幸孕》有哪些令人非看不可的理由呢?我們在此逐一盤點。
理由1:二胎政策,順應時勢
國家頒布二胎政策后,二胎成為了社會的大熱話題,有人爭先恐后生二胎,有人還在為第一胎生還是不生而苦惱。而生了孩子,怎么教,也是個難題。如今,中國首家胎教院的創辦人何海輪先生親自監制的電影《幸孕》無疑是這個時代關于二胎問題非常好的一劑解惑良藥。
理由2:反派專業戶韓銳“飚戲”新銳小演員蔡澤亨
有“反派專業戶”著稱的“光頭老韓”韓銳在《幸孕》中飾演大反派“胎教大師”林三。據悉,導演組在選角期間一眼就認準韓銳來演這個角色。“要讓他演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反派,而不是純粹臉譜化的反派。”而在片中飾演主角兒子磊磊一角的蔡澤亨,表現同樣令人驚喜。此番“老戲骨”跟“小鮮肉”同場飚戲,戲癮十足。另外,片中的另外兩位小演員伊曼和田梓靈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令人印象深刻。
理由3:“幸孕”沒那么簡單
“幸孕”指的是“幸而有孕”。首先是添丁的二孩政策如及時雨,更多家庭的幸福指數倍增;其二是迎來了“中國夢”的大時代,很多將出生的寶寶可以飽受傳統文化的滋養,以實現“家族興旺夢”。然而,“幸孕”它并不僅僅是懷孕那么簡單,據影片制片人何海輪介紹,“胎教文化”是人類異于動物、在生命的繁衍和傳承中、人為地協助天地、優化血統的生活方式,以此來提升人口素質和推動人類的極積發展。人才的競爭已是人類的必然趨勢,生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望,《幸孕》電影要普及胎教文化,讓無論貧福貴賤的家庭都能孕育出聰明健康的子女。在中華民族的偉大歷程中“幸孕”將是這個大時代的特征,同時也承載著整個家族未來的希望。
理由4:輾轉一年,上映不易
影片從拍攝、制作、發行、上映,都遇到過非常非常多的挫折和困難。甚至因為各種問題,《幸孕》的電影素材還被擱置了好一段時間才得以重啟制作,好在遇到了同樣信奉傳統文化的后期團隊,影片最終才得以順利完成。
理由5: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亟待推廣和傳承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其中第十一條提到要滋養文藝創作。“善于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和要求相結合,運用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推出一大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實施網絡文藝創作傳播計劃,推動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劇、微電影等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中華文化電視傳播工程,組織創作生產一批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具有大眾親和力的動畫片、紀錄片和節目欄目。大力加強文藝評論,改革完善文藝評獎,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研究評論體系,倡導中華美學精神,推動美學、美德、美文相結合。”電影《幸孕》無疑是響應時代需求的。
理由6:家族傳承,時代風骨
《幸孕》講述的是在當下民心浮躁的時代里,對家族文化的傳承,不被現實折服的任性,以及追求弘揚祖德的執著。雖然影片有許多地方用了夸張幽默的手法來表達,但核心始終堅持著弘揚祖德的核心觀點。正如這個世界無論變得多么喧囂浮華,主創人員的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堅持,這是這個時代特別需要的。
理由7:線上線下,好評如潮
《幸孕》在在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學術報告廳成功首映,獲得來自各行各業觀眾的好評,整場觀影口碑爆棚。無論是制作品質還是故事情節、演員表演都獲得了觀影者的全面認可。1月11日在全網上映后,兩周內從愛奇藝給出最初6.0的超低分一路逆襲至6.9分,看過電影的觀眾如此評論:“傳統文化的影視初火,娛樂性與教育性的巧妙融合。”“一個美好的愿望,希望優良的傳統能繼承下去。”
何海輪承諾“經禮藝養正教育和帛玉影業”將為這個時代繼續奉獻《幸孕》系列優秀傳統文化電影,普及胎教文化,倡導國際胎教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