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也是“中國第一非職”演演戲劇社成立十周年,演演戲劇社選擇《泰特斯》作為十周年紀念演出季的壓軸大戲,將在2016年11月2日登陸天橋藝術中心,格外值得期待。去年(2015年)8月,演演戲劇社的《泰特斯》在英國愛丁堡戲劇節大放異彩。首演結束之后,英國《衛報》的攝影記者帶領演員們來到愛丁堡著名景點Calton Hill進行拍攝,第二天便進行了整個跨版的圖片報道。藝術節結束之后,《泰特斯》還登上了《歐洲時報》的頭條。
《泰特斯》打動了愛丁堡藝術節上挑剔的觀眾。有英國觀眾激動地說:“太棒了,我們都哭了!”幾位美國觀眾興奮地同劇場經理講:“我們都沒有勇氣排演這個作品,沒想到中國團隊做到了!”
《泰特斯》正是莎士比亞創作于1592年的第一部悲劇。它怪誕而血腥,充斥著暴力與殺戮。在伊麗莎白時期如日中天,然而在此后四百年的漫長歲月中,無人問津。正是由于對血腥、暴力的肆意展示,很多劇團在《泰特斯》面前望而卻步。我們先欣賞一下演演戲劇社2015年憑借此劇參加愛丁堡戲劇節時的演出劇照,鑒定其“暴力”指數:
它講述了大英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馳騁疆場四十余載,既贏得國民的愛戴,也收獲敵人的尊敬,然而卻在波瀾詭譎的政治斗爭中,一敗涂地。劇中泰特斯共有二十五個兒子,二十一個死在戰場,還有一個竟被他親手殺死,他不惜自殘以免去兒子的死罪,最終他只有選擇唱響復仇的慷慨悲歌……劇情虐心指數不亞于當紅美劇《權利的游戲》
演演戲劇社是中國第一個受到邀請參加愛丁堡戲劇節的非職劇社。所謂非職,演演戲劇社成員全是來自各行各業的白領精英,有做進出口貿易的,有開娛樂文化公司的,有做互聯網的,還有做時尚買手的。就是沒有一個人是職業演戲的。他們白天在公司上著班,到了晚上,就在排練室里點燈熬油的排練。也正是因為沒有名和利的糾纏,他們做的戲劇也更純粹。
自2006年劇社成立以來,他們曾創造了戲劇圈內許多個“第一”。他們曾憑借原創都市情感大戲《七年知癢》獲得全國戲劇文化獎七項大獎,成為建國以來第一個參加該獎項評比的非職劇社,并獲得了為他們首創的非職特別貢獻獎。演演戲劇社在2014年就將專業演員都不曾挑戰的《泰特斯》首個搬上了北京東方劇院的大舞臺,成為第一個將該劇商演的中國劇團,當時獲得戲劇界專業人士的巨大關注。本劇這次也得到了國內知名商業戲劇公司至樂匯的制作支持,至樂匯藝術總監孫恒海表示像《泰特斯》這樣的好劇應該得到更大的推廣,像演演劇社這樣堅持初心的非職劇團,整個行業都該大力支持,讓更多人看到好戲。至樂匯在戲劇和劇場行業代表著高級別的藝術和商業成就,代表作包括黑色荒誕喜劇《驢得水》、《三人行不行》(內地版),相聲劇《六里莊艷俗生活》等。
2014年演演戲劇社在國內首次將《泰特斯》進行商演劇照
愛丁堡載譽歸來,此次十周年獻禮演出,充滿新的驚喜看點:
看點一、奸佞環伺,英雄末路,虐心指數爆表
英雄的故事總是激蕩人心。而英雄末路的故事往往會戳到人心最柔軟的地方。英雄的鎧甲和軟肋,英雄的榮耀與鮮血——個中滋味,訴與何人聽?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為羅馬的強盛立下豐功偉績,人民想擁他為王??墒?,虎落平陽被犬欺,泰特斯被小人玩弄于鼓掌之間時,這個不可一世的將軍多么手足無措。最終,復仇的熊熊烈火吞噬了他的苦痛,也將這一切引向了毀滅…據不完全統計,《泰特斯》中出現了13次兇殺,2次碎尸,1次強奸,割舌1條,砍手3只。在一次看似風平浪靜的宴會上, 全劇的血腥恐怖被推到了最高潮。泰特斯之死,時代情勢使然?性格缺陷使然?亦或只能歸咎于命運?觀眾紛紛表示劇情神似經典美劇《權利的游戲》,讓人大呼過癮。
看點二、女演員反串大英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演演戲劇社將由一位女演員扮演我們的英雄泰特斯。是否會更加豐富而立體的詮釋這個人物?莎士比亞在此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女性嫌忌傾向,說明父權中心思想在英國伊麗莎白時代根深蒂固。演演戲劇社的這一設計不知是否也有其深意。另外,演演戲劇社挑戰反串已非首次,2015年“辣噴”喜劇《八個女人》上演,幾乎全員反串,雌雄莫辯。
看點三、大膽改編,融入陰陽、禪意東方文化,嫁接波普藝術
正是由于對血腥、暴力的肆意展示,很多劇團在《泰特斯》面前望而卻步。該劇在中國的首演已經是1986年,中國首屆莎士比亞戲劇節,據說翻譯家方平先生當時十分擔憂塔摩拉在臺上的嘔吐會傳染給臺下的觀眾。演演劇社自然也不希望看到此情此景,為此顏永祺導演對劇作進行了適當改編,刪繁就簡,取消了艾倫和瑪克思這兩個角色,還在劇中融入了“陰和陽”等各種充滿隱喻和禪意的元素,目的就是呈現出簡單易懂的、輕松好玩的、不同尋常的莎士比亞。同時,此版《泰特斯》在經典悲劇中嫁接波普藝術,創造出荒誕戲謔且唯美間離的后現代戲劇。如果你聽說過安迪·沃霍的波普藝術,那請一定不要錯過這部波普戲劇。
看點四、壯麗歌隊,效果震撼,儀式感爆棚
《泰特斯》角色眾多,演演劇社采用歌隊的方式,縮減演員數量,同時將歌隊作為精神性布景,成為悲劇的審判者。
歌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祭祀活動。作為酒神祭祀儀式的原型,歌隊可以說是繼史詩之后在公眾儀式上敘述故事的最早形態,后來引入敘述、對話功能,演化成古希臘悲劇。如今,歌隊早已是戲劇演出中經常出現的變現形式,中國的觀眾并不陌生。歌隊往往能夠幫助導演實現調度語匯的升華,簡潔自如地轉換時空,多身份、多角度透視劇中人物心理,創造詩意與哲理的美學空間。歌隊將為《泰特斯》注入哪些全新的魅力?大幕拉開時,自然見分曉。
莎翁經典暴力悲劇《泰特斯》愛丁堡歸來
演出時間2016.11.2-6號晚19:30
11.5-6號下午14:00
演出地點: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