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拍賣初次,網紅經濟成資本熱點
3月21日,羅輯思維的微信公眾號正式公布與papi醬的合作事宜。這位以自嘲與吐槽爆紅網絡視頻的女孩,獲得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聯合投資,首輪融資1200萬元。21日,羅振宇也以個人方式向外界公布,幫助papi醬變現的首輪戰役定為,“中國新媒體世界的第一次廣告拍賣”。這次廣告拍賣,入場門票價8000元,爭奪papi醬的視頻貼片廣告一次。
對于papi醬事件,娛樂資本論毫不客氣地說,這是一次1200萬的華麗包裝,然后轉手就賣,如古代青樓的初夜權一般。著名自媒體評論人歪道道老師更是在朋友圈直截了當地說,與其說真格基金等投資方是在投資papi醬,不如說它們都是在搭一場宣傳的順風車。在中國越發不缺投資基金而缺少優質創業項目的當下,投資基金比創業項目更需要宣傳自己、爭奪被投資者。
繼“網絡大電影”、“大IP”之后,“網紅經濟”成為國內資本圈的熱詞,網紅經濟不等于圍觀經濟,也不等于注意力營銷,單一的廣告化利用,是最不懂網紅經濟的人做的事。因為這樣的運作,太單點化,既不尊重網紅經濟里的受眾,也不尊重掏錢的甲方。并且,純粹把網紅當成廣告資源來賣會不斷透支網紅本身的價值,羅振宇看似創舉的方式無疑是殺雞取卵。
一小時60萬次點擊,羅休休現象引發熱議
剛過去的周末,一個由劍少兮制作的《papi醬老公被搶開撕》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瘋傳,繼美拍一小時搶獲60萬點擊后,騰訊視頻、搜狐視頻、優酷土豆、愛奇藝、企鵝視頻首頁紛紛推薦。與此同時,一則來自公眾號:撕蛋(ID:STUD178)的《羅休休截胡papi醬,我要讓羅振宇輸得心服口服》文章,亦在多個VC創投群/朋友圈轉發,羅休休現象成為近日國內資本圈討論熱點,著名天使投資教父薛蠻子轉發此文,引發行內熱議,一日之間,羅休休截糊papi醬,成為本周關注熱點。
羅休休兩年前發跡于騰訊短視頻平臺微視,依靠與papi醬風格類似的自嘲與吐槽型自拍視頻走紅,成為當時此平臺的十大網紅之一。后騰訊戰略性放棄微視,羅休休轉戰美拍,短期內創造了207.3萬的粉絲成績,且每天以6-8千粉絲的速率遞增,其跨平臺遷移能力強勁。羅休休于月前聯合淘寶網達人淘頻道宣布上線名稱為二休小鋪的淘寶網紅店。公布當晚,有15萬人涌入店鋪,后續每天有十萬人次繼續光臨,3月25日,羅休休的淘寶“二休小鋪”開通,百萬粉絲集體涌入上演秒拍現象,通過淘寶后臺數據可以看到,在第一天的166萬播放點擊量里跳轉淘寶的pv人數高達126萬,一天內實現了82.9萬的下單成交金額,客單均價111元,這樣的購買力秒殺眾多淘寶網紅店,現在羅休休每推一次視頻就帶入200萬-300萬的跳轉淘寶pv,帶動100萬貨品的銷售,每推一次互動視頻就獲得一個皇冠。
是PAPI醬太弱?還是羅休休太強?
比起PAPI醬的圍觀效應,羅休休的模型有很強的自造血系統,簡單說就是,在羅休休的模式里,關注和喜歡她的人黏度很高,粉絲互動很強;電商模式可以去廣告化,更注重網紅本身的人格和特質;而羅休休依托粉絲喜好而開發的定制化的產品,真正意義上的解決了廣告主的消費問題。
在羅休休模式里,用戶(粉絲)、網紅、廣告主,三者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成為完整供應鏈里的一部分。
去中心化和人格化,才是網紅經濟發展的關鍵。去中心化,將話語權交給粉絲,依靠網紅本身的粉絲社群,為銷售店鋪導流,不再依靠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的流量支持,而將微信、微博、美拍等社交工具型平臺成為銷售新興客源平臺。在美國,這個模式,做得最好的是MCN,它以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等為策源地。社交+電商的方式,為消費經濟提供了新的開放性。而人格化,則是網紅經濟區別于圍觀效應的最大不同,這其實也是關系營銷的一部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母嬰用品消費是極不冷靜的,年輕媽媽們會忽略所有的價格,只要身邊的孩子媽媽推薦,她們就會買,這就是一種人格。人格化是對網紅的一種保護,不至于像PAPI醬拍賣一樣,一夜透支所有的價值。人格化的發展重點,讓網紅成為某個消費領域的專家型人物。
擁抱社交、電商、產品供應鏈,羅休休模式的特點
聚焦羅休休模式以及她的二休小鋪。她基本已經實現了完備與快速反應的網紅供應鏈。在二休小鋪里,呈現出與其他網紅店所不同的三個特征:1、完整與快速供貨的能力。2、研究粉絲消費數據的能力,可實現C2B的能力。3、供貨正品與質量保障的能力。
二休小鋪幕后,是益海嘉里/中糧/韓國第五大化妝品牌公司的供貨,快速反應能力和正品保障能力不會成為短板。這也是很多小網紅一直邁不過去的門檻。
除網店有完整的系統外,羅休休的個人軌跡也別具一格,papi醬發跡于網絡視頻,而羅休休則很早登上央視舞臺,在中央電視臺的《來吧!灰姑娘》這檔綜藝節目中,羅休休曾有過出色表現,并且得到黃曉明、黃建新等導師的認可。這一華麗升級,是美國MCN等專業的網紅經濟公司都無法企及的,在美國,還沒有先例,一個網紅可以登上電視屏幕。
從博客吐槽時代的網紅1.0,到電視與視頻時代的網紅2.0,到未來大ip、網絡大電影、真人秀和大屏幕全聯動的網紅3.0時代,雖說網紅不是電影明星,但更具表現力和生活品味的羅休休,或許會呈現出更廣闊的生機。
從網紅到專業領域的領袖,或許是PAPI醬和羅休休都要面對的問題,以美國Makerstudios為例子,除了制作PGC視頻之外,也著力發展網紅產業,他門的做法就是將網紅打造成為一個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在美國的Makerstudios發展戰略里,網紅,不僅僅負責紅,更負責向消費者提供專業消費領域的知識與訊息。站在網紅經濟生態圈和用戶粘度層面角度,單看目前呈現的狀態,羅休休確實要比papi醬高一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