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幾位女生舉牌“拒絕小鮮肉”的消息,迅速引爆了網絡。網友紛紛對女生行為點贊的同時,更表示中國現在缺乏硬漢思維,標榜男性的用詞更是從男神到暖男直接降級到小鮮肉,可謂越來越以柔為美。有學者指出,拋開娛樂需求,一個電視節目上即便是戰爭片都能充斥小鮮肉的國家,是不正常的。
北京大妞們舉出“拒絕小鮮肉”的口號,引發了網友的瘋狂點贊,不少人紛紛給予支持,并稱中國現在社會上就缺乏的是這類硬漢精神。記者隨即在街頭進行了一次采訪,讓我們聽聽大家對于硬漢的期待都有那些吧。
“男人就是應該硬氣一點,但硬氣不代表不會溫柔,關鍵是小鮮肉很難硬氣起來,我剛剛退伍,部隊戰友沒有一個小鮮肉,都是小鮮肉了怎么打仗?靠臉啊?”
“中國也應該像國外那樣,樹立些英雄形象,這樣可以給大家一個正確的方向,我覺得男孩還是要硬派,有血性一點好。”
“小鮮肉雖然我不反感,但也覺得不應該提倡,而且我覺得它不是什么好話,百度搜索小鮮肉都出來那些信息,大家自己看下就都懂了。”
“網絡熱詞現在很危害下一代,我兒子今年才7歲,前不久流行說男神,兒子就說以后要做男神,后來流行說暖男,孩子就說做暖男,現在孩子突然說要做小鮮肉,我真擔心孩子的成長,過分去標榜一個詞或許會影響男孩子心智發展的”。
“我覺得小鮮肉沒什么問題吧,都是小鮮肉的話,大家肯定都喜歡硬漢了嘛,實際還是硬漢多鮮肉少,當然這種干什么都靠小鮮肉吸引眼球的做法還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喜歡硬派點的男人,務實有拼勁,小鮮肉我到不抵制,因為身邊姐妹有喜歡這口的,我估計多少花癡的女生才會喜歡鮮肉吧。”
看到以上眾多隨機采訪的內容,你是否對“小鮮肉”也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呢?在大家的心目中,或許覺得它模棱兩可,或許覺得它確實值得關注。但這本身就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但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孩子家長尤其是男孩家長而言,除了要朝演藝圈發展之外還是要避而遠之為妙。